版权所有:陕西省临床护理联合会 电话:02985251331转2328
地址: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绿地中央广场蓝海第四幢12113号室
网站标识码:6101000038 陕ICP备2022010338号
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,健康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。中医康养护理作为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,凭借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逐渐在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中发挥重要作用。中医康养护理强调“治未病”和“整体观念”,通过调理身体、平衡阴阳、疏通经络等手段,达到预防国务院印发的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、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(2016-2030年)》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中医康养护理服务,其中“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”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了一个优先的发展战略位置。在政策支持下,中医康养护理专委会立足人口老龄化、慢病康复需求多元化与亚健康人群普遍化等现状应运而生,旨在整合资源、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,满足人民群众对健康服务的需求。
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40年,是西北地区建立最早的一所中医特色突出,综合实力雄厚,集医疗、教学、科研、康复、产业、文化为一体的国家首批三级甲等中医院,也是国家“七五”期间重点建设的七所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之一。医院占地156亩,编制床位1800张。医院呈现“一院两区”发展格局”,设有脑病、肿瘤、骨伤及肝病4个“院中院”及临床科室31个,医技科室9个,专科专病门诊112个。
医院先后获批国家首批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单位、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、陕西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—中医脑病临床研究中心;脑病、消化、肿瘤、外科4个专科获批国家级区域诊疗中心,设有吴以岭院士工作站,中国-瑞士(日内瓦)中医药中心建设项目。目前,医院融中医诊疗、养生保健、经验传承、学术研究、中医药文化展示为一体,为人民群众提供传统、优质、高效、特色的中医临床诊疗服务。作为中医教学医院,我们也兼顾着中医特色发挥和护理人才培养,培养了国家级、省级中医护理专科护士12人,开展《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》44种,实施“辨证施护”,开展中医养生康复操23种,实施中医护理技术69余项,中医护理技术年服务超100万人次以上,形成特色鲜明中医护理服务模式。能够为中医康养护理事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和人才保障。医院拥有雄厚的中医药资源和技术力量,近年来在中医康养护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,为中医康养护理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和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。
作为主委单位,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在委员会的成立和运行中发挥了核心作用。医院不仅提供了组织支持和资源保障,还积极参与委员会的各项工作,包括学术交流、技术推广、人才培养等。医院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,带动全省中医康养护理事业的发展。
中医康养护理专业委员会的发起人由浩育盈(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)、张淑林(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副院长)、杨艳(汉中市中心医院 副院长)、左名秀(安康市中医医院)、张黎(宝鸡市中医医院)等陕西省内知名中医护理、护理学科带头人和行业管理者组成。他们在中医康养护理领域具有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,为委员会的成立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。
2023年4月陕西省临床护理联合会中医康养护理专业委员会成立,经过资格审查、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专委会委员柯嫦等121人,周丽丽等29人当选为常务委员,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护理部主任浩育盈当选为主任委员,王丹、左名秀、李小芳、李蓓、杨艳、张淑林、张黎、骆红霞(姓氏笔画排序)当选为副主任委员,宋睿当选为专委会秘书。中医康养护理专业委会委员来自省内的97家医疗机构,其中中医单位39个,占40.3 %,西医单位59个,占59.7 %;主任护师5人,占4%,副主任护师22人,占18%,主管护师81人,占66.3% ,本科及以上102人,占83.6%。
中医康养护理专业委员会将继续在陕西省临床护理联合会的指导下,在主委单位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大力支持下,紧紧围绕中医护理科学传播、群众健康服务和专委会中长期发展规划,以学术交流、健康科普、义务诊疗为抓手,以提升专委会服务能力为目标,坚持康养护理服务大局、惠及民生为根本,开展专委会工作,为全省中医康养护理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