版权所有:陕西省临床护理联合会 电话:02985251331转2328
地址: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绿地中央广场蓝海第四幢12113号室
网站标识码:6101000038 陕ICP备2022010338号
陕西省人民医院是省委省政府举办的大型综合医院,一院两区开放床位4000张,设立13个病院和10个医学中心,护理专业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、全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。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,院党委高度重视护理工作,以患者为中心,以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为核心,以促进人民健康为目标,通过加强党的建设,激发护理队伍内在动力,提升临床护理质量,深化护理服务内涵,拓展护理服务领域,纵深推进护理服务贴近患者、贴近临床、贴近社会,形成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局面。
一、精准对接患者健康服务需求,全方位推动护理工作贴近患者。
一是以满足患者整体护理服务需求为导向,夯实责任护士护理责任。实行白-中-夜24小时责任护士制,明确责任护士对患者“十知道”。发挥护士党员先锋示范作用,带头落实“十项护理责任”,构建“共融型”护患联合体,形成理解、支持、融合的新型诊疗护理密切协作关系,患者满意度提升至98%,显著改善了就医感受。二是以满足患者差异化需求为导向,创新多元化服务模式。截止目前培养607名专科护士,着力打造七大特色服务体系。打造48个无疼痛、无误吸等 “十大特色病房”,开设19个专科护理门诊,开展129项医护一体化和MDT,致力于解决患者痛点和难点问题。2020年在全院推广16项中医适宜技术,至2024年6月累计服务197万人次,显著改善了患者失眠、疼痛、便秘等问题,2024年平均住院日较2023年缩短0.5天。三是以满足患者安全需求为导向,创新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。实施风险防控、高危预警等五大安全管理举措,针对12大类122项风险点,建立跌倒/坠床、抑郁、谵妄等6项预警机制,筑牢护理安全防线。
二、精准对接临床护理运行需求,全领域保障护理工作贴近临床。一是构建多部门联动的保障机制,党委推动成立护理管理委员会,统筹解决临床运行难点和堵点。建立了延续服务中心、配送中心、静脉配置中心、一站式服务中心“四大中心”,为临床提供全面的护理支持保障。2024年开展“临床科室零外出”,全面下收下送,减少48个外勤护理岗,每月节约工时384小时,使护士回归临床和患者,全方位提升护理工作效能。二是积极深化老年护理服务特色,开设老年综合评估、老年呼吸专科护理门诊,探索老年营养、康复、临终关怀等特色化照护。开展老年衰弱研究及防走失、防跌倒分级管理等项目,累计获批科研经费120余万,获得3项全国案例大赛大奖,两项关键技术在全省推广。三是积极打造智慧护理系统,配备护理管理、智慧护理、智能采血等系统,运用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护理病历、护理管理、护理服务“三位一体”智慧护理系统,实现护理工作全流程、高效率管理,提升了护理信息化、智能化水平,通过举办4期学术会议在全省推广交流,线上线下参与17.15万人次。
三、精准对接社会卫生服务需求,全链条推进护理工作贴近社会。一是立足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两个着力点,创建“党建+健康教育”。党办和护理部牵头创建长安护理公众号,4年来推送健康科普及护理动态1260期,长期关注者2.3万人,荣获陕西省“健康科普创新奖”。发挥护士健康促进主力军作用,组建1204人组成的中国南丁格尔志愿护理服务分队,累计开展1245场公益服务,将健康知识送到百姓家门口,受益人数9万余人次,作为优质品牌获得多项表彰。二是立足特殊人群院前-院中-院后健康服务需求,创建“党建+全程护理”。开展盲人合理用药全流程健康管理服务模式,2018年至今累计服务盲人5000人次。由行政四支部牵头,开设“互联网+”护理线上咨询,为2万多名患者免费咨询;运用AI技术对出院患者分阶段回访60万人次;建立基于SPO模型的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模式,开展55项服务项目,2022年至今为743名患者提供上门服务,打破特殊人群就医壁垒,荣获陕西省案例大赛一等奖,接待参访780人次,加速省内外“互联网+护理服务”进程。三是立足基层护理人员短板弱项,创建“党建+护理联合体”。院党委推动成立陕西省临床护理联合会和陕西护理联盟,推进优质资源下沉,开展专科培训近百场,举办六届长安临床护理发展论坛,2019年至今共享成果1067万人次,充分发挥了人才培养、资源共享、帮扶指导、学术交流的积极作用,带动基层护理水平提升。
强化党建引领,推进党业融合,精准对接新时代人民群众健康新需求,不断改善临床护理服务,持续完善全人全周期护理服务模式,陕西省人民医院将继续探索创新,着力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。